东吴孙家从长沙发迹
东吴孙家从长沙发迹
长沙网    更新时间:2019-03-28     【字体:

 三国时吴国国主孙权祖籍是吴郡富春(今浙江富阳),但孙家的发祥之地却是长沙。


  东汉末年,即使黄巾农民大起义已经平息,但受其影响,各地农民起义仍旧风起潮涌,湖南境内更甚。其时,零陵人观鹊自称“平天将军”,率众攻打桂阳郡,把桂阳闹得天翻地覆。188年,长沙人区星也自称将军,带领万余人“围攻城邑”。已是百孔千疮的东汉朝廷匆匆派孙权之父孙坚为长沙太守,前来镇压区星。

  虽然孙坚在攻打许昌的农民起义时有功,但此时他的名声并不显赫。据《三国志》记载,孙坚来长沙后并非靠武力征讨,而是采用先治理好长沙,“迫使区星不攻自破”的办法。孙坚告诫部下:“谨遇良善,治官曹文书,必循治。”自己则“亲率将士,施设方略”,任用良吏,治事循理。很快,区星就失败了,孙坚随之也将湖南境内与区星遥相呼应的几股农民起义平定,长沙郡境内及邻郡零陵、桂阳“三郡肃然”,孙坚因此被封为乌程侯。

  190年,董卓拥兵入京,废少帝刘辩,改立刘协为帝(即献帝)。董卓自任相国,控制朝政,挟天子以令诸侯。无疑,董卓的专横激起了全国的义愤,各州郡牧守纷纷起兵,讨伐董卓,一时,“名豪大侠,富室强族,飘扬云会,万里相赴”,声势甚是浩大。深知大义的孙坚唯恐落在人后,立即起兵响应,出师长沙,被称为“长沙义军”。

  各路诸侯都以“讨董”为名,但大多各打各的算盘,要么按兵不动,要么磨磨蹭蹭。唯孙坚义无反顾,经荆州、南阳,直逼洛阳。在阳人城(今河南临汝西北),长沙义军遭遇了董卓的阻击,“大破卓军,枭其都督华雄等”。长沙义军的英勇善战,使董卓无不发悸,对其部下说,各路诸侯“皆畏孤,无能为也。惟孙坚小戆,颇能用人,当语诸将,使知忌之”。董卓企图与孙坚和亲,并给长沙义军官兵委以刺史、太守等官相诱惑,但以孙坚为首的长沙义军却断然拒接,表示:“卓逆天无道,荡覆王室,今不夷汝三族,悬示四海,则吾死不瞑目,岂将与乃和亲邪?”

  有了长沙义军的振臂一呼,各路诸侯相继进军洛阳,气急败坏的董卓将京都洛阳一把火烧成灰烬,挟持献帝逃到长安,两年后被部将吕布等杀死。孙坚督军进入洛阳,见“旧京空虚,数百里中无烟火”,为之“惆怅流涕”。于是,孙坚命令军队打扫汉室宗庙、修复汉室陵墓。公元192年,孙坚奉袁术之命攻打荆州,荆州刺史刘表派黄祖迎战。次年,孙坚渡过汉水,进攻襄阳,黄祖败人岘山,孙坚乘胜夜追,被埋伏在树林中的黄祖军士射杀身亡,时年仅37岁。

  长沙义军大义凛然,敢为人先,起兵长沙,千里北上讨伐国贼董卓的壮举,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颂。南朝著名史学家裴松之说:“孙坚于兴义之中最有忠烈之称;”唐代诗人吕温还有诗咏道:“忠驱义感即风雷,谁道南方乏武才?天下起兵诛董卓,长沙子弟最先来。”

  孙坚死后,其长子孙策“勇盖天下”,号称“小霸王”。他率领其父旧部“转斗千里”,创立了后来孙吴割据江东的基业。次子孙权,更是承接父兄之业,称雄江东,建立吴国,与北方曹魏、西南刘蜀三分天下。

  222年,孙权称吴王,追尊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、兄孙策为长沙桓王,这是长沙历史上第一个被追封的长沙王。后来,长沙人为了纪念孙坚,还在其郡治临湘县建了一座孙坚庙。
 
来源:长沙网
热点关注